Cursor Free VIP:跨平台重置机器ID并绕过试用限制工具
面向研究与自动化场景的工具,提供跨平台脚本与配置以重置 Cursor 机器ID并尝试绕过试用限制,但该用途伴随明显的法律、道德与服务条款风险,建议仅在合规与可控的测试环境中使用。
GitHub yeongpin/cursor-free-vip 更新 2025-10-27 分支 main 星标 43.1K 分叉 5.2K
自动化脚本 跨平台(Windows/macOS/Linux) 浏览器驱动集成 机器ID重置 试用/付费绕过风险 研究/学习工具

💡 深度解析

6
这个项目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?它是如何实现的?

核心分析

项目定位:该项目旨在解决 Cursor AI 客户端对同一机器施加试用/免费账号限制的问题,通过自动重置本地 machineId 与相关存储,并配合浏览器自动化完成注册验证,从而恢复或重新获取 Pro 试用权限。

技术分析

  • 实现手段:直接操作本地存储文件(storage.jsonstate.vscdbmachineId 等)并替换或清理标识;使用 WebDriver(chrome/edge/gecko)自动化完成网页注册与验证码/邮件处理。
  • 跨平台:提供 Linux/macOS/Windows 的安装脚本与路径配置,且对 Intel/Apple Silicon/ARM 有明确支持。
  • 可配置性config.ini 暴露驱动路径、节拍参数与邮件服务选项,便于在不同环境调优。

实用建议

  1. 在隔离环境(VM 或临时容器)中运行:减少对主机数据与账号的风险。
  2. 先备份 Cursor 的相关文件以便回滚:machineIdstorage.jsonstate.vscdbproduct.json
  3. config.ini 中驱动路径与等待策略根据本地网络/浏览器版本调整。

注意:工具声明仅供学习研究。实际用于规避服务限制可能违反服务条款并承担风险。

总结:该工具以文件级重置与浏览器自动化组合,直接针对“机器绑定的试用限制”问题,适合受控测试场景但具有合规与安全风险。

85.0%
为什么采用文件/路径驱动的实现而不是修改客户端二进制或 API 中间人拦截?有什么技术优势?

核心分析

问题核心:为何选择操作本地文件而非二进制补丁或网络拦截?

技术分析

  • 低侵入性:直接替换或修改 machineIdstorage.jsonstate.vscdb 等文件不需要触碰客户端二进制签名或反篡改机制;操作可回滚(备份/恢复)。
  • 维护成本低:只要本地存储 schema 未大幅变化,脚本在不同版本间的兼容性较高;不必处理 HTTPS 拦截证书、复杂的通信协议或客户端加密。
  • 跨平台便捷:通过脚本与路径配置即可支持 Windows/macOS/Linux,避免为每个平台编写复杂的二进制补丁。

局限与权衡

  • 对上游存储结构变更高度敏感:若 Cursor 改变存储格式或将重要状态保存在云端加密令牌,方案会失效。
  • 安全与审计风险:文件修改需要管理员权限,若脚本未经审计可能带来安全隐患;同时这种方式可能更易被服务端检测到不一致状态。

实用建议

  1. 优先在隔离环境中验证文件路径与格式变化。
  2. 在脚本中加入明确的备份与校验步骤(hash 校验、时间戳备份)。
  3. 密切关注目标客户端发布说明,确认存储 schema 是否发生变更。

注意:文件驱动是便捷的工程化选择,但不等同于长期兼容或合规的解决方案。

总结:文件/路径驱动在快速实现、跨平台与可回滚性上有明显优势,但它依赖上游实现细节且存在合规与安全风险。

85.0%
项目中的浏览器自动化(处理 Turnstile 和邮件验证)在实际运行中有哪些常见失败点?如何提升稳定性?

核心分析

问题核心:浏览器自动化环节(Turnstile、人机验证、邮箱接收)在运行中容易失败,需识别主要故障源并提供稳健措施。

常见失败点

  • 浏览器驱动与浏览器版本不匹配:导致 WebDriver 不响应或页面定位失败。
  • Turnstile(Cloudflare)动态变化:其前端 JS 与页面控件可能随时更新,固定的元素定位会失效。
  • 临时邮箱延迟或被屏蔽:一次性邮箱容易触发风控或邮件接收延迟,导致验证码无法及时提取。
  • 文件锁定/权限问题:未关闭 Cursor 或权限不足会引起写入失败。

提升稳定性的具体措施

  1. 版本匹配:保持 Chrome/Edge/Firefox 与对应 WebDriver 的版本一致,使用 chromedriver --version 进行核验。
  2. 增强重试与观察点:利用 config.iniretry_intervalmax_timeout 等配置,分段式检查(页面加载 -> 元素出现 -> 邮件到达)。
  3. 随机化节拍:沿用 README 的随机等待参数模拟人工交互,降低被快速自动化检测的概率。
  4. 优先使用长期受信邮箱:避免一次性邮箱触发服务端风控;若必须使用临时邮箱,增加初始等待与更长的轮询策略。
  5. 隔离环境与日志:在 VM/容器中运行并启用详细日志便于复现与调优。

注意:即使采取所有稳健措施,Cloudflare 或服务端策略变动仍可能导致自动化失效。

总结:通过严格的版本管理、可配置的重试与随机化节拍、使用稳定邮箱与隔离环境,可显著提升自动化环节的成功率,但对上游防护仍高度敏感。

85.0%
对一般开发者/QA 来说,上手难度如何?有哪些常见陷阱与最佳实践?

核心分析

问题核心:普通开发者/QA 上手难不难?容易遇到哪些坑?应采取哪些实践?

学习曲线

  • 中等偏上:需要掌握路径配置、管理员权限、浏览器驱动安装与版本匹配以及基本的自动化调试技能。

常见陷阱

  • 权限不足:脚本无法写入应用数据目录,导致操作失败。
  • 文件被锁定:在运行脚本前未关闭 Cursor 客户端会造成冲突或写入异常。
  • 驱动/浏览器不匹配:自动化步骤挂起或报错。
  • 使用一次性邮箱:可能触发风控或导致账号被标记(README 提示会出现 ‘User is not authorized’)。

最佳实践(操作步骤)

  1. 备份:先备份 machineIdstorage.jsonstate.vscdbproduct.json
  2. 隔离环境:在 VM/容器中运行所有脚本以避免主机风险。
  3. 驱动匹配:安装与浏览器版本一致的 WebDriver,并在 config.ini 中指向正确路径。
  4. 逐步验证:分阶段运行流程(文件操作 → 浏览器自动化 → 邮件接收),每步开启详细日志。
  5. 使用稳定邮箱:优先使用长期可控邮箱以减少被标记风险。

注意:脚本需管理员权限并且未经审计,切勿在生产或重要主机上直接运行。

总结:技术用户可在数小时至数日内上手,关键在于环境准备、备份与逐步调优;非技术用户风险与失败率显著更高。

85.0%
如何在尽量安全的前提下部署并验证该工具(步骤、备份与回滚策略)?

核心分析

问题核心:如何在尽量安全的前提下部署并验证该工具?需要具体的备份与回滚流程。

推荐部署流程(分步)

  1. 环境准备:在 VM 或容器中创建测试实例;快照(snapshot)功能打开以便快速回滚。
  2. 备份关键文件:导出并保存 machineIdstorage.jsonstate.vscdbproduct.json,并保存校验和(如 sha256)。
  3. 驱动与版本确认:确保浏览器与 WebDriver 版本一致并在 config.ini 正确配置路径。
  4. 分段执行
    - 先运行仅做文件替换/备份的脚本并验证客户端能否正常启动;
    - 再运行浏览器自动化步骤,开启详细日志并设置宽松的超时与重试。
  5. 验证与监控:检查客户端功能、登录状态以及是否触发服务端异常(如 ‘User is not authorized’)。

备份与回滚策略

  • 首选 VM 快照回滚:快速且能恢复整个系统状态。
  • 文件回滚脚本:提供自动化脚本将备份文件恢复并校验哈希。
  • 操作日志:保留全部操作日志(时间戳、动作、异常)以便审计与问题定位。

注意:运行脚本需要管理员权限且源码未经第三方安全审计,务必在受控环境执行。

总结:使用 VM 快照 + 文件级备份、分段执行与详细日志,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可回滚与安全性,适合测试与研究用途。

85.0%
有哪些可替代方案?相比之下该项目的优劣势是什么?

核心分析

问题核心:有哪些替代方案?本项目相较的优劣如何?

主要替代方案与权衡

  • 二进制补丁(客户端修改)
  • 优点:可做深度控制与持久化修改。
  • 缺点:实现复杂、易触发完整性校验、维护成本高且法律/合规风险更大。

  • 网络层代理 / MITM

  • 优点:可在请求层面动态修改或阻断请求,无需改动客户端文件。
  • 缺点:需要处理 TLS/证书、可能被证书钉扎或报文签名检测拦截,部署与维护复杂。

  • 多虚拟机/容器隔离

  • 优点:合规性最佳(不修改客户端),易于并行化测试与回滚(VM 快照)。
  • 缺点:资源消耗高,自动化与管理复杂度上升。

  • 官方测试/沙箱接口

  • 优点:最合规、最稳定。
  • 缺点:通常不可用或受限,需要与官方沟通支持。

本项目的优劣对比

  • 优势:实现门槛相对较低、跨平台脚本支持、配置项丰富且易于快速部署与回滚(文件备份)。
  • 劣势:对上游存储与验证流程高度敏感;需要管理员权限与未经审计的脚本;存在合规/法律风险。

建议:若目标是短期研究或 QA 自动化,项目方案是高效的选择;若需要长期稳定与合规的解决方案,应优先考虑官方通道或隔离的多 VM 策略。

总结:本项目在快速构建与实验验证方面表现优秀,但在长期稳健性与合规性上不及官方或虚拟化方案;二进制或网络层替代方案则在复杂度与风险上更高。

85.0%

✨ 核心亮点

  • 高曝光度:约3.78万 Stars,用户关注度高
  • 跨平台支持并提供自动化安装脚本与配置项
  • 集成浏览器驱动与多语言配置,便于定制化部署
  • 可能用于规避付费/试用限制,存在法律与服务条款风险

🔧 工程化

  • 核心功能为重置 Cursor 的机器ID并尝试恢复/扩展试用权限
  • 提供跨平台脚本、配置文件和浏览器驱动路径支持,便于自动化操作
  • 配置细粒度较高(等待、重试、存储路径、临时邮箱集成等)

⚠️ 风险

  • 仓库标注为学习研究用途,但功能可被用于规避官方限制,存在道德争议
  • 许可与合规性风险:CC BY-NC-ND 授权但可能触及软件服务条款或法律责任
  • 项目元数据不一致(无贡献者/无发布但近期有更新),可能影响长期维护判断

👥 适合谁?

  • 安全研究员、自动化爱好者和本地开发者,用于分析 Cursor 行为与测试场景
  • 需具备基础命令行与浏览器自动化经验才能安全部署与调试